第11周:放手,学生开满一课堂的花
曾经的我上的课、曾经的我听到的课,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无一例外的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去寻找与证明1/2=2/4=4/8的。参加了常州市乡村骨干老师培育站之后,经过潘院的高观点熏陶,我的思维视角发生了些许变化,就在想:分数的基本性质只能通过图示证明么?学生的真实原生态会是怎样?学习基本性质的同时,教学所承载的就只是知识么?期间需要学生积累与经历的过程与经验又是怎样的?
于是我放手一搏: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试试能想到几种。
学生的爆发力是惊人的!截图部分,与大家分享。
有用分数的意义的:文字表达式、图案式(圆形、正方形、线段形、难得的是出现了8个小圆看作单位“1”等),需要对比强调的是:为什么画的图形要一样大小?从而突出单位“1”相同。
有抽象的数轴式的:同一个点表示三个分数,故大小相等。
有转化成小数的。
有观察分子与分母倍数关系的:分母都是自己分子的2倍。
有再来一个相同的分数的:1/2+1/2=2/2=1、2/4+2/4=4/4=1、4/8+4/8=8/8=1
……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学生的表达方式存在相应的模糊区,比如1/2=2÷1=2、2/4×2=4/8(本意是想表达分子分母都乘2得4/8)……等等之类。这些“误”通过学生的解释是能够较正确地表情达意的。可见,学生的数学表达在前期状态下需要教师的慢慢引导与熏陶。
试想,如果没有今天的放手,这些满课堂的花何时才能开在我的眼前?于是,放手学生去尝试独立思考、去数学表达、去合作交流,尽管五3班的整体水平不够,但也有充足的理由让他们去逐步“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