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周:给学生多开几扇窗---以《分数比大小》为例
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并非难事,那么这节课到底要学习什么呢?又如何丰富分数比较大小的学生资源与方法路径?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验分数比大小的内涵本质:基于相同数据下的比不同。
教材是先从传统的异分母比分数引入,例题教学画图法、参数法、通分法,并在练一练第2题教学同分子比较法。从编排看,通分是普适的,是需要每一位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为了尝试对学生资源路径的丰富,逼着学生打开视眼,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小数与整数,学生能较好地得出总的方法:先打相同、再比不同。而后是出示2/5和6/10,放手学生尝试,并比比谁的方法又对又多,独思完成,并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想法。通过交流与反馈,学生们一共能得出7种,相互帮着“多开一扇窗”,多数学生能想到2-4种。一方面还要强调学生关注数学记录的规范表达。第二方面学生对于第8种通分子为6的方法没能想到,是我提供的。第三方面是学生也没能想到和参数1/2比一比。第四是一节课下来板书还不够整洁。
这节课需要关注的是在这么多的方法路径中,总结出变出不变的规律:先找相同,再比不同。这样就打通了分数与分数比较的多种方法之间、数的比大小之间的整体关联与架构。
这节课的方法中还需完善的是和一半1/2比:相同的是比较的标准,不同的是和1/2比的这两个分数。这种方法是寻找一个新的“参数”,对于学生而言是个挑战,以及意识的渗透与播种。
并且,选用哪一种是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色彩,体会不同方法的适用性与根据数据特点的灵活性,还是要在具体的、丰富的分数比大小中去不断地体会、积累经验。事实上,对于不同的多种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