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语文 组课堂观察表
观察视角:作文构思 | |||
上课老师: 管建钢 | 内容: 理想的风筝 | 班级: 六年级 | 时间: 2017.5.24 |
片段实录: 构思一:故事,两个两个 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人公是—— 生:刘老师。 师:写人,要用故事。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四个故事。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快速默读) 师:第四自然段,写了刘老师的一个故事:为大家讲故事。(板书:讲故事) (生读板书) 师:第五自然段,也写了刘老师的一个故事,默读第五自然段,谁能用三个字,概括这个故事。 (生读后,师板书:写板书) 师:课文的第八自然段、第九自然段,也都写了一个故事。请你快读默读,也各用三个字概括。 生:第八自然段写“放风筝”。 生:第九自然段写“追风筝”。 师:课文写了四个故事—— (生读板书: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风筝。) 师:课文用四个故事来写人,记住:用故事来写人。(板书:用故事来写人。生读) 师:放风筝、追风筝,这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课余的。讲故事、写板书,都是发生在—— 生:课上的。 师:作者写了四个故事,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上,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余,你说这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生:有意的。 师:有意的安排,这就叫“构思”。
| 思考或重建 管老师的课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让学生概括这一刻中在课堂、课内发生了几件事,分别是那几个自然段?用简单的几个字怎样概括?课上管老师十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完成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这一片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写作前构思的重要性。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通过课内、课外的各两个故事,深切的反映出刘老师的品质。而且管老师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让学生明白有了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清晰。 |
观察者: 汪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