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第15周 :课堂观察表
发布时间:2017-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岭

观察视角情趣阅读

上课老师

顾秋婷

内容

石头书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2017.12.7

片段实录

 片段一

师:石头书上有画都画了些什么呢?

生:指名交流,一起读。

师:①想看看这些美丽而奇特的画吗?(出示图片)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

②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石头书上的画,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课外化石)。。。。。。。。

师:①这些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出示第11自然段

②有一段动画把这个过程神奇地演绎出来了。(播放动画)

片段二

师:难怪这位叔叔会说——?(再次出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生:指名读

师:你能换个说法吗?

生:指名交流: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师: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反问句加强语气)

 

思考或重建

片段一顾老师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有机整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语文课堂上已经不算稀奇了,但当我们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时,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它是否切实地为学习课文服务。在老师的课堂上,并没有滥用信息技术,而是在一些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时候,及时地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片段一在讲到化石时,三年级的学生缺乏此类形象思维,出事了化石图片。接下来讲到地壳的运动时播放了相应的视频,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更好地和抽象思维结合,更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片段二顾老师教“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句话,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并让学生换一种说法(改成陈述句)。让学生反复读,体会到虽然是问号,表达的却是肯定的语气,,而且语气更加强烈,这就是反问句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到了不同的文本表达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