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视角: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用”训练 | |||
上课老师: 周晓红 | 内容: 日月潭的传说 | 班级: 三年级 | 时间: 2018.3.12 |
片段实录: 师:那你们能像上面这样用小标题来归纳内容呢?我们先看黑色字体部分,在阿里山,你找到了什么? 生:千辛万苦 师:老师先把找到的词语放在一边,你找到什么? 生: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三个词语,你们想先看哪个词语 生:翻山越岭 师:谁知道什么叫翻山越岭? 生:路途遥远艰苦 师:你是怎么样理解这个词语的,跟大家讲一件。 生:是在课课通上看到的 师:你是借助工具书来了解的,很好,那你身边没有工具书呢?也没关系,你们来看“翻”是什么意思? 生:翻越 师:“翻山”就是翻越大山。“越”呢? 生:越过 师:“岭”呢? 生:山岭 师:那现在意思有没有出来?那意思是? 生:翻过大山,越过山岭 师:那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拿到法宝,翻过大山越过山岭,可以想他们一路是? 生:历经了千辛万苦 师:那我们千辛万苦已经理解了,那大家知道“披荆斩棘”是什么意思吗?那如果我们知道荆和棘的意思的话,我们就能像刚才那样先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连起来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我们通常叫“拆字法”理解法 师:这个“荆”和“棘”的确有点难,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张图片,这个就是“荆”和“棘”,“荆”是荆条,上面没有刺。“棘”指的是灌木,上面有刺。敢不敢用手去碰一下?
| 思考或重建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种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4、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 5、运用动作理解词语(此方法适用于低年级) 6、采用词语说话理解词语 7、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气,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8、还有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这堂课周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有逐字理解,有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利用图片帮助理解,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语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所以学生仅仅掌握方法是不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