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第7周:姚建法:张亚《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课堂观察
发布时间:2018-04-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姚建法

新华实验小学小学数学校本化实施课堂观察表

                                   时间:2018.04.10

执教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班级

2

执教人

 

观察者

姚建法

案例与评价

数学与自然

课程资源开发

观察视角:课程资源开发

屏(图文):桔子树27棵,棕榈比桔子多21棵,香樟比桔子多18棵。

学生根据条件提加法问题

聚焦:棕榈多少棵?香樟多少棵?

学生口述数量关系并口头列式(并报出的结果)

师:27+21是怎么口算的?

屏: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议一议:集体分享你们的算法

交流时师并列投影:对吗?怎么想的?

    20+20=407+1=840+8=48

    7+1=820+20=4040+8=48

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追问:有没有用到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交流板书:27+20=4747+1=48

小结:这两种口算方法就是原来口算的综合。

……

思考:

1、基于学科课程资源与课题研究,张老师有结构化的研究意识,从真实的学校三种树引入,既了解校园,又引入数学,尤其是关注数量关系的分析。

2、如何口算?张老师充分放手,先独立再同桌后集体,有结构味,交流时强化算式弱化文字表达,后继学习中学生口算过程表达的数学味有所递进。交流完后应再留时间学生修改内化。

3、第一次口算过程的层次性欠缺,要做到丰富:

第一层文字与算式,体现简洁,突出数学化;

第二层先算十位与先算个位,突出一般化;

第三层拆两个加数与拆一个加数,沟通联系;

第四层学生完善或订正、交流,实现过程内化。

4、由于更改了教材例题,“同样40几加20几,为什么和一个是60几一个却是70几”突出“个位满10”的现象对比变淡了,为此可逆向设问“第一题20几加20几是40几,为什么第二题20几加10几也是40几?”从而更好地聚焦到个位的进位。

教材校本化实施

情景创设

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在生活的应用

方法与技能

小组合作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互动

情感与态度

主动参与

了解数学的价值

学习信心

真实情感体验

应用数学意识

素养与提升

抽象、推理、模型

运算能力、空间观念

数据分析能力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