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4.9
执教内容 |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 班级 | 二(2) | |
执教人 | 张亚 | 观察者 | 陈建春 | |
观 察 视 角 | 案例与评价 | |||
数学与自然 | 课程资源开发 |
片段: 师:求香樟树有多少棵可以怎么算? 生:橘子树的棵树+18=香樟树的棵树 27+18=45 师:这里的口算跟前面的口算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里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小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的。 要求:1、写一写,讲你的想法写书来。 2、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3、议一议,集体分享你的算法 学生算完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十位是4不是3? 生:个位满十进一
思考: 1、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课,对计算教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2班的孩子计算方法掌握都比较好,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用笔算的方法算口算的情况。
2、这里的算法多样化不是说一定要孩子把所有的算法都要掌握,老师也不要把每一种方法都拿到课堂上来讲解,学生能把其中两三个方法讲清楚是怎么分怎么合的就行,也不要强调个位满十进一这个概念,满十进一更多的基于竖式计算的思考。 | ||
教材校本化实施 | ||||
情景创设 | ||||
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 ||||
数学在生活的应用 | ||||
方法与技能 | 小组合作 | |||
师生交往 | ||||
生生交往互动 | ||||
情感与态度 | 主动参与 | |||
了解数学的价值 | ||||
学习信心 | ||||
真实情感体验 | ||||
应用数学意识 | ||||
素养与提升 | 抽象、推理、模型 | |||
运算能力、空间观念 | ||||
数据分析能力 | ||||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 ||||
陈建春:计算能力的培养——张亚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观察量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