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课例>>文章内容
浅谈列表解决问题策略中的有序思维
发布时间:2016-12-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建兴

【案例1】列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小华买5本笔记本。小明买3本同样的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用去多少元?

师:指名读题,请你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生:条件有3个,5本笔记本、3本笔记本18元。问题是5本多少元。

师:小组讨论,要求这个问题,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思路。

生1:从条件想,3本用去18元,可以求每本多少元。接着就可以求5本多少元了。

生2:这道题中有一个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生3:从问题想,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就是求总价,只知道小华买了5本,不知道单价,通过3本用去18元可以求出单价。有了数量和单价,就可以求总价。

师: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能把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吗?

生:……

分析:这样的一个解决问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就问题本身而言无难度。重点在哪儿呢?就是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习惯。

有序的思维从哪里开始?

1、从读题开始。当学生对题目已经很清楚,并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即使有一会儿不去看它也不会担心把它全部忘掉时,就可以开始。

如何读题,可以是:第一遍,搞清楚是什么事。第二遍,进行筛选,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谁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第三遍,告诉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只有我们读懂了题,才能更好地进行解决问题。

2、还能做什么?将题目的主要部分分离出来。未知量、已知量和条件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主要部分。仔细阅读题目的各主要部分,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对它们进行考虑,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加以考虑,把每个细节同其他一些细节联系起来,把每个问题同整个题目联系起来。

    让学生寻找问题与自己过去所获知识之间的联系。试着想想过去在类似情况下是什么帮助了你。试着在思考的过程中认出一些熟悉的东西,试着在认清的东西中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用数学的眼光,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准备好并弄清楚那些以后很可能会起作用的细节。

接下来就可以根据刚才的思路,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