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课例>>文章内容
自读自悟——感受“韧性”的可贵
发布时间:2016-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宏

1.“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四、五自然段) 

2.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的句子。

3.在理解的过程中,指导朗读。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A)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 

(B)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1)这两句主要讲了什么?  这两句主要讲了夹竹桃生命力顽强、花期长。

(2)体味“无……不……”和“无不”的作用。

(3)练习用“无……不……”和“无不”造句。

(4)指导朗读:你想怎样读这两句话?

(5)师生合作,对比朗读:  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参与进来,可以吗? 师生合作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4.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院子里的其它花?(第四自然段) 课文重点写了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

5.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反问句,明确反衬的作用。

(1)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加强语气)

    请大家再读这句话,读出反问的语气。 

(2)小结:作者通过描写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6、我们感受到了夹竹桃顽强的韧性,谁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 

通过指名读、评价读、赛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一步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设计意图:无不”、“无……不……”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就很特殊,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式背后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因素,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合“人文和工具的统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