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读书心得>>文章内容
第十周百字计划--音乐课堂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发布时间:2017-04-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建琴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作出努力。

一、转变教师角色,重建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既作为人,又作为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也才能真正表现出自身的主体行为特征。在我的音乐课堂,我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例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可以在一堆打击乐器中,反复尝试、体验、感受,从中选择出合适歌曲的乐器,而我的角色仅仅只是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

二、转变教学模式,重建和谐课堂

每一个个体的一生都是在交往中度过的。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要素。对于教师而言,上课是与人的交往,而不是单纯的劳作;是艺术创造,而不仅仅是教授;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是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还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其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人类的智慧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也包括人性之美和教师的人格之美。一个教师,其实也是社会舞台上的一个“角色”,他在讲台上讲课,更是在社会舞台上“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学生乃至社会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品味。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从根本上把传统课堂教学沉闷的“呈现—接受”模式变为生动的“引导—发现”模式,“在引导下的发现”和“在发现中引导”,充分展现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的格局,焕发出蓬勃生机的生命活力。只有将教学过程统一于认知、交往和审美,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教学,才能担当如此重任,才能使教学过程称为磨练意志、升华思想、陶冶情性、净化心灵、沐浴灵府的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