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 内外融合:法、理、情的抵达与远航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2014-2016年度依法治校工作报告
作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三年来,学校持续以省、市、区依法治校文件精神与工作意见为准绳,指引和规范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在“享受幸福童年 创造美好人生”理念下,认真落实普法、用法要求,扎实开展工作,持续提高师生法律素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一、组织机构健全,固化依法治校的机制保障
在新北区社会事业局统一安排下,2015年原王志良校长调离,曹敏华提任校长,姚建法调任副校长,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却未受影响,源于学校进一步梳理并健全了依法治校组织机构,固化并强化了依法治校的根本保障。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外聘法治副校长
组 员:教导处正副主任、教科室主任、德育处主任、各班主任
我们实施部门统筹,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每一学年初,召开工作小组会议,明确学年目标与活动内容,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二、章程制度完善,奠定依法治校的规则基石
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师生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落实依法治校的要求,学校坚持制度育人,修订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校园建设管理等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结合校情,进一步梳理并修订《学校章程》,宏观把握办学基石;制定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师成长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总目标,落实年度教育教学指导意见;完善《月安全检查汇报制度》《月考核》《班主任考核》《最美教师评选方案》《优秀学生评选细则》《后勤人员考核》《生活老师考评》《教师专业发展方案》《学科教学常规》等,明确成长方向与努力标准;签定《安全责任状》《减负责任状》《师德承诺书》等,有效规范教职员工与学生行为;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律、他律,依法施政,签订《廉政承诺书》,扎实推进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章程与制度的不断完善并有效落实,确保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三、平台创设丰富,提升依法治校的效能品质
依法治校除了静态的组织机构、章程与制度的理念引领外,还需要丰富的交流平台进行动态管理与价值提升,我们提出了“依法治校+”思路。
1、依法治校+德育:以德立人。德育是依法治校主阵地,范围广、活动丰、效果实。学生德育围绕民族精神、公民教育、关爱教育、生命教育、法制安全纪律教育等进行主题规划,确立污水处理厂、消防中队、雷勃电气公司等德育活动基地,经常开展活动。教师德育重点围绕师德建设月,并化于日常,实现常态化学习教育,开展师徒结对、德育沙龙、道德讲堂、师德演讲比赛,签订《师德承诺书》《拒绝有偿家教》等责任状,通过不间断师德行风建设,全方位提升师德素养。
2、依法治校+课堂:以课育人。一是思想品德课(一年级《道德与法制》)、班队课、生命与健康、绿色教育课等集中引领与普及;二是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夕会课等专门时间进行规则与协作意识培养;三是学科教学整合,适时进行习惯态度、责任担当、合作交流,渗透公民道德、法治思想,学习优良品行,感悟做人道理,培养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自然情怀与人文精神。
3、依法治校+培训:以学助人。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尹媛检察官、街道派出所陈警官、消防官兵、街道书记等来校作专题讲座或国旗下讲话至少各1次。借力“六五”普法活动,师生与家长共学《教师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消防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升法制观念。每学期定期通过休业式、家长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法制与安全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4、依法治校+活动:以律动人。为了让法制更加深入人心,开展了一系列充满韵律的各项活动带动依法治校的深入。如组织唱红歌比赛、参加区检察院小橘灯活动,参加春江镇小学生普法活动并组队参赛获镇第二名;清明扫墓、黑板报专题、跳蚤书市义卖、防震减灾逃生、市“我心目中的好警察”征文组织奖、区廉政文化展板三等奖、“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生命之水”优秀奖、“反校园欺凌”一二等奖……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等法律法规的价值意义。再如组织安保防爆防恐演习、消防灭火、廉政书画、汽车倒桩自行车慢骑趣味运动会、近十年每年暑假组织至少5位教职员工义务献血、教师例会《道德讲堂》《寻找最美教师》《核心价值观论坛》等活动,开通新华小学微信平台宣传推广。这些活动都在不断地厚实学生师生的法治情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是新北区唯一的小学住宿校,有300多名学生住宿,聘请了8位生活老师。为此,一方面组织他们学习法律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组织住宿生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灯会”、假面晚会、消防演习、自理自护讲座等活动,丰富住宿生活。根据学生真空故事创编的科普剧《幸福的玫瑰》获江苏省自护情境剧大赛一等奖,并多次参加省市展演。
四、维护师生权益,发挥依法治校的盾牌功能。
依法治校的另一功能就是维护师生与员工权益,以情化人。学校每年为全体教职员工投保桃李芬芳险、重大疾病险,区帮困互助会活动,签订聘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开通校长信箱,全体教师加入“常州微警务”,接受防骗妙招与法制信息,建好消防通道,帮困助教。我们阳光招生,提前组织,及时公示,特殊体质学生及时排查,帮困助学,两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咨询室服务平台,为缺少父母关爱的单亲孩子和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安抚。我们充分用好教代会,每学年召开一至两次教代会,程序规范,接受与答复代表提案,修订与审议“绩效方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与培养方案”“各种评优评先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固化并实施。以合法、合规、合序的方式保障师生与员工权益不受侵害,合理化建议及时传达、有效落实,在法治保障下师生享受更加安定幸福的校园生活。
五、接受民主监督,滋养依法治校的阳光生长
一是主动校务公开。经费主动接受经审小组审查,学校重大事项与决策、评优评先活动与结果、教代会工会换届选举等信息,及时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教师QQ群,家长QQ群、宣传橱窗、《新畅想》校报等媒介平台发布,做到公开、公平、公平,主动接受各方监督。
二是接受党支部监督。上级党委的宣传或布置我们及时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并先行,开展民主生活会,指引学校办学工作,重大事项先党支委讨论,再行政会议商议,并广泛听取一线教师想法建议。
三是借助校外力量。如建好家委会、关工委,邀请新华村委、魏村街道、春江镇领导等参与学校工作中来;固定并多次邀请法治副校长尹媛来校指导、专题讲座,用专业化法治思维提升师生法治素养;借力区教研室责任督学陈建伟校长来校指导教育教学与校务管理;借力区规范管理督导全面梳理提升办学品质。
六、成绩与设想,促进依法治校的持续发展
通过全校师生三年共同努力,在依法治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各界好评,获得一些荣誉,获评国际生态学校绿旗、省第十三批绿色校园、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市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节水型学校、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综合荣誉,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与违法犯罪事件。
后阶段,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家长志愿者、学生志愿者、老师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中来,用更理性的办学观念、更深入的法治理念、更丰富的师生活动,不断动静结合、内外融合,在法、理、情之间抵达与远航,进一步整体提升依法治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