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认真学习有关条例、学校管理章程等教学常规,落实备课、课堂教学等七个方面的要求。
3.积极开展校内备课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针对教学问题,聚焦课堂,制定备课活动计划和教研活动计划。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分享、相互学习、团结合作的过程。
4、组织本学科教师,在个人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学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
5.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中心,教学工作抓得扎实,教学质量较高。认真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和质量分析,反思和改进教学。
6.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开设市、区、校级研究课,做好课外辅导工作。积极带领本备课组教师学习外地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及时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充实完善,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7.备课组长要关心和组织教师的进修工作,有经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要传、帮、带,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教学情况交流。
8.备课组长要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循环上课活动,有主题,有活动,有记录(周次、地点、讨论稿),资料及时上交教研处。
9.组织各种考试阅卷统分工作并实事求是地搞好考后分析、总结,写好试卷分析,搞好教学的查漏补缺。
10.负责组织本备课组的各种教学材料收交上报。
11.搞好本组教师的团结,做到互尊互谅,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最有效地发挥本组的群体优势。
12.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评选办法:
每学年末,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教研处、办公室主任等组成的评审小组结合各备课组过程性材料进行评议;按分数高低评出学校优秀备课组若干。
三、评选程序:
1.备课组长申报。
2.评审小组听取备课组长述职报告。
3.评审小组查阅备课组提供的下列材料:
(1)填写好“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优秀备课组”推荐表1份。
(2)备课组工作计划;
(3)备课组工作总结;
(4)读书笔记、读书札记卡;
(5)教师备课笔记;
(6)教师听课笔记;听课评议;
(7)教师获奖证书;辅导学生获奖证书;
(8)论文(案例、故事、随笔等)发表情况、获奖证书,论文原稿;以及其他撰写的文章;
(9)备课组集体上课资料(讨论稿、教案、听课笔记、评议等完整的活动资料);
(10)优秀假日作业至少10期;
(11)备课组复习计划;
(12)备课组工作台帐。
4.评审小组评价赋分。一等奖(或优秀级)、二等奖(或良好级)各不超过教研组总数的50%。
5.评审小组确定优秀备课组名单,报学校批准。
附: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优秀备课组考核标准
内 容 | 具 体 标 准 | 分值 |
师德 建设 8分 | 本组教师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高身正,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职。 | 2 |
在工作上服从学校安排,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 2 | |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组内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 4 | |
常规 管理 23分 | 备课组长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订本学科的教学计划: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规定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 | 4 |
组织本学科教师,在个人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学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 | 4 | |
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观摩课,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听课。课前指导帮助执教老师准备好执教的内容、教案,印发给听课老师,帮助执教老师制作有关教具或课件等。 | 4 | |
备课组长要关心和组织教师的进修工作,有经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要传、帮、带,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教学情况交流。 | 3 | |
组织各种考试阅卷统分工作并实事求是地搞好考后分析、总结,写好试卷分析,搞好教学的查漏补缺。 | 3 | |
积极带领本备课组教师学习外地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及时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写好反思或心得交流,充实完善,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 3 | |
优秀假日作业至少10期。 | 2 | |
教研 活动 26分 | 备课组长要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循环上课活动,有主题,有活动,有记录,资料及时上交教研处。 | 6 |
本组教师每个学年开设研究课不少于1次/人。 | 4 | |
本组教师能积极组织并很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有记录、有反思。每学年不少于4次。研讨气氛浓厚,活动有特色,有质量。 | 6 | |
能及时把教研信息上传到学校网站,积极参与校园网的建设。 | 2 | |
负责组织本备课组的各种教学材料收交上报。 | 4 | |
每月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或备课心得或论文等,每学期不少于4篇。 | 4 | |
课题 研究 18分 | 本组教师能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能积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并有相应成果。 | 6 |
备课组积极参加研究课题,并能常年开展有目标、有序列、有成效的研究,并有阶段性或终结性成果。 | 8 | |
校际间的联系紧密,有一定的交流、合作与研讨。 | 4 | |
活动 成果 25分 |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推荐工作,有区骨干教师的生成。每学期撰写心得、论文、案例等,不少于4篇;每学年在区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或刊物上获奖、发表不少于2篇。 | 10 |
积极参加区级各类竞赛和活动。在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中能获二等奖以上的成绩或在区级范围内执教公开课。 | 6 | |
能指导学生在区级学科竞赛中获奖。 | 6 | |
能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