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要让“思维”看得见
发布时间:2017-03-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邹丽娟

                        思维导图要让“思维”看得见

                                     ——记六年级英语教研活动

阴沉沉的天气挡不住老师学习的热情。今天上午,新华小学英语组全体教师齐聚六3班和图书馆,进行六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者是有着丰富毕业班教学经验的邓小琴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六下第六单元——《An interesting country》。

邓老师从由谈话导入,直接进入文本——An interesting country。语篇教学中通过watch and say,完成表格,梳理前半部分文本,找出了解澳大利亚的几种方式:ask e-friends, ask Mr Green ,look for books and magazines read on the Internet;通过read and underline 归纳澳大利亚的三个特色:animals , sport, city.整体呈现这个板块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两个主要tasks完成文本主体教学,在语篇阅读后,以阅读的形式进一步完善Australia的思维导图。

课后,英语老师齐聚图书馆,对邓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蔡晓倩老师结合自己对本文思维导图的设计对如何整合两个教学板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樊老师从教学效果肯定了班级的课堂常规;马老师表示,从课堂教学板块上对语篇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

最后,邹老师总结发言。大家充分肯定了邓老师课堂的四个“有”,及:课前预习有方法、思维导图有提炼、小组活动有实效、课后拓展有提升。同时也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语篇教学再“慢一些”,要心中有文本。2.思维导图再“细一些”,眼中要有学生。建议的前提是思维导图要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放慢语篇教学的速度,在教学设计上再细细地研究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在语篇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机会可以再多一些,呈现的资源及时生成导图。语篇的前半部分抓住will这个时态,利用课文的插图,整理出搜索信息的途径;后半部分抓住关键词“interesting”再细细地学习文本,把澳大利亚的三个重要信息理解和更多地表达。在交流中生成思维导图,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完善思维导图。

这是本学期英语组在课堂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第三次教学研究。老师们发现了思维导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初步运动导图设计课堂教学。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组将在不同课型中尝试思维导图的运用。

QQ图片20170330170737.jpg

 QQ图片20170330170731.jpg

                                           (摄影:樊宗芳  撰稿:邹丽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