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第八周:数据读取水平三层次
发布时间:2018-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建发

第八周:数据读取水平三层次

苏教版教材有着丰富的主题情境图,情境图中又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

 @6@8UT~)KO%{Q{NE03P[MTX.png

茄子老师的语句先不出示。学生根据小军和芳芳的对话进行联想并提出数学问题。一般地,会出现两种:相差多少、一共多少。特别关键的是,“相差多少”正好对应了“使两人同样多”的方法中第一种的“补少”与第二种的“移多”,这两种方法都是总数变了(增加“差”相同的个数)。而“一共多少”则响应了第三种总个数不变的“移多补少”思想。所以,学生的数据提问是为后面的数学内容服务并逻辑展开的,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

]U]`B$D1Y0J)Z@PAM@4KYF5.png

再从数据“读取”来观察,它有“数据本身的读取”“数据之间的读取”“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三个水平层次。这个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学生分别经历了前面两个,这对于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有较有帮助的。这个过程正是深耕学习的数学化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