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用“形符”种下思维的“种子”
记常州市优秀教师牵手活动暨新华实小“形符”课题组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玲玲

2018年12月18日下午,第二轮常州市优秀教师(小学数学姚建法)城乡牵手活动暨新华实小“形符”课题研讨活动如期开展。来自百丈小学、新华实小数十位数学老师们一起参与了研讨,还吸引了语文戎老师。

首先由新华实小的会计王建兴老师为展示了一节三年级《间隔排列》。他站在学生视角用“我的发现”“我的创造”“我的挑战”三个版块进行了整体架构,充分借助图象形符,经历了“从生活现象到数学现象,明确间隔排列的含义”“从数学现象到数学规律,探索间隔规律的本质,体会一一对应思想”“从间隔规律到数学应用与思维具体化”三个层次,不断利用符号表征数学思维。

第二节课,大家集聚会议室展开热烈的研讨。王老师从概念与抽象进行了反思,新华小学的老师分别围绕“普遍性、要素和探究”“类比与统一”“资源”“观测点”进行教学思考,百丈小学的老师则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对比,感受到了王老师对学校自身素材的结合与把握,并提出了“用字母表示间隔排列的规律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困惑”。

最后,姚建法老师围绕本课结合PPT作讲座《规律探索与造势策略》。“规律探索”版块从“规律的哲学含义——定势与思维定势——探索过程”展开,阐明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揭示规律的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教学中,王老师从“社会生活”到“数学现象”再到“数学规律”,逐步抽象出数学思维,随后又回归具体的数学眼光,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第二版块“造势策略”更是从“需点”、“思点”、“疑点”、“拐点”方面强调“一一对应”思想的“永恒”,明确探索规律“重在探索”,从而更好地“通过数学学会思维”。间隔排列可以看成是周期规律的最简雏形,因此排列个数从有限到无限,体现了质的飞跃,也为后续学习作好准备。同时建议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表达要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

主题式教学研讨是非常好的教研方式之一,能够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严谨、规范、精炼。让我们一起学习,相互研讨,努力践行,共同进步!

(摄影、撰稿:唐玲玲  审核:姚建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