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动 记 录10
时间:2018.12.11 地点:武进采菱小学
活动主题:课堂教学+讲座 主持人:任丽芳
过程记录:
第一版块:杨静执教《青蛙写诗》、王丽执教《纸船和风筝》、佘登月执教《读水浒 品林冲》
首先是杨静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低年级语文课《青蛙写诗》。杨老师从“诗”入手,带领一(3)班的青蛙合唱团走进课文。杨老师结合孩子兴趣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巧妙地将生字穿插于课文之中,同时注重学生学生的语言训练,细细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学生学得活泼有趣,读得声情并茂。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成语儿歌,更是让在场的听课老师赞不绝口。
接着由王丽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纸船和风筝》,王老师寥寥几步的简笔画就将孩子们带进有趣的童话故事,抓住小熊和松鼠之间动人的友情,以主人公的心情变化为主线展开教学。课堂注重朗读,以读促使,以读促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领略童话世界的丰富多彩。
第三堂课由佘登月老师带来五年级课外阅读《读水浒 品林冲》的课堂教学。佘老师从课内拓展到课文,带领学生从林冲人物的外貌、性格方面入手,纵观人物变化,细细品读。从早期的“忍”到后期的“狠”,丰盈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版块:读书分享
戚微琪老师做了《静悄悄的革命》的好书导读,《静悄悄的革命》由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佐藤学所著。戚老师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守收获与感悟与大家分享,我们要追求倾听的课堂,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产生各种思考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同时学校也应该成为学习的共同。教师自己能否与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是综合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家针对书中的几个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周爱英老师提出“投球理论”让她学会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章宏恒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就“综合性学习”提出看法,他认为作文学习应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李磊老师认为我们不要神化“学生主体性”,回归沉静的课堂,教师不能被学生牵着走。
任校向大家提出“熵增定律”,教师不能没有创造活力,停滞不前就是在退步,一个人如此,一个集体更是如此,我们应做一个倾听者并成为一个共同体。
第三版块:专题交流
读书分享后,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了专题交流,分享了课题研究进程。
低年段邹燕老师从自主识字的现状,经验策略交流,识字的课内与课外结合三个方面展开交流。课内识字关注三个维度:方法、字义、语用,课外识字有海量识字,利用多媒体识字等。
中年段黄华萍老师带领组员依托“向读学写”实现读写能力与思维能力协同发展的实践研究。依托向读学写,引导孩子先走近文本,初步读懂文章内容,打开学生思维;在品读赏析中,运用分析对比、概括归纳等深化学生思维;在想象补白中放飞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思维;最后,在改写创编中创新学生思维。
高年段高段的研究主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习单元的开发和实施。周华校长从学习单元的开发和实施,单元整组教学、1+x主题教学和大家交流。同时,周校长还提到了“逆向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她认为教师先想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核心素养,然后再思考我们应该寻求什么教材适应,教师是从已知走向已知,而学生是未知走向已知,我们应该思考给什么路径和方法让学生获得成长。
第四版块:课堂研讨
最后任丽芳校长带着培育室成员结合南京“深度学习”之行进行评课。在座的老师们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各抒己见,就三堂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深度学习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深层动机,给予学生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切体验与深刻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力、学习力的提升。
学习心得:
今天的学习,印象最深的就是戚老师导读的《静悄悄的革命》,里面提到了投球理论,让我很有触动。是的,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就像投球过程,老师只有应对自如地接好学生的投球,才能增加学生投球的信心,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投球的过程也需要师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因为,位置越平等,学生传球越容易,老师接球也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