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2018至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1-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建春

2018至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陈建春

  时光荏苒,第二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静下心来,慢慢沉淀,有收获也有遗憾。本学期,我担任六(1)班和六(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是自己接手的班,所以我基本对每一个孩子都有大致的了解,教学工作展开得比较顺利。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高效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备课情况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对于备课,我对自己提出了以下要求:1、认真研读在网上搜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至十二册的教学内容一览表,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以及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每学期开学前先总体阅读教材和教参,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3、开学前先备好一周的课,以后的备课要做到提前两天备好课,以便准备好教具、学具等。4、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情况,设计出合理又吸引学生的教案。5、坚持每天写教后记,可以是课堂组织的反思、教学内容设计的反思、题目讲解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评价的反思等。

当然,我的备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练习的设计没有做到精选,常常出现满堂灌或者顾此失彼的情况;再比如,情景创设没有新意,需要再结合生活实际、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等;还有板书的设计不够好,还要加强课堂组织方式的设计等。最后,教学反思的撰写还需提炼出重点,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且要有实际性。

二、课堂教学情况

本学期我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体现出我的进步:

1、课堂组织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2、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层层递进,讲练结合。

3、教学方法多样化,不再一尘不变,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自主探索等方法有机结合;

4、认真贯彻学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感悟数学知识。

5、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帮互助的小组合作形式,为课堂教学质量加分。

6、课堂教学语言不再繁杂冗长,能时刻注意教学语言的精炼性和科学性,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数学问题简单化。

结合自己上课的切身体会,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2、注重过程性目标,多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注重小组合作模式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

4、采用量化与鼓励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5、在课堂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6、多学习课程标准,多思考,并在数学课堂中体现新课标中的思想。

三、作业情况

本学期学生的作业主要由数学书、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和口算本组成,另外我还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课堂作业本。其中,数学书、口算本、补充习题和课堂作业本都在学校完成,练习与测试作为家庭作业。从作业完成情况和订正情况来看,总体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书写潦草;2、书写格式不规范;3、不爱惜作业本,卷面不整洁;4、订正不及时,拖拉现象比较严重;5、部分学生做题时审题不清,错误率较高;6、个别学生出现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7、很多学生遇到难题,不敢挑战,直接放弃不写。针对以上情况,下学期在学生作业方面还需严格要求,统一规范,并结合各种奖惩的手段使学生的作业质量更上一层楼。

四、考试情况

本学期大小考试(包括单项过关测试)一共有3次,最后一次期末考试3班的分数跟平行班有4分多的差距。从平时的数学课堂以及作业情况,我认为存在以下情况:第一,六(1)班学生上课纪律好,回答问题积极,小组合作氛围也好,六(3)班课堂纪律相对较差,主要有几个非常活跃的学生会影响课堂纪律,从而影响全班同学的听课效率。第二,六(1)班学生写作业比较积极,基本所有作业包括家庭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而且能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清的要求,很少有作业拖拉的现象, 六(3)班学生相对而言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作业拖拉现象严重。针对以上情况,下半学期我将从课堂和作业两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了引导,使两个班的学习氛围都大大提高,形成全班竞争的好局面。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将从上面的总结中吸取教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使每一个孩子学得开心并且学得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