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陈 蕊 曹亚凤
一、研究背景(课题的提出)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说明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其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淑湘先生几十年前感叹的“拙拙怪事”到现在依然如故。而导致这种教学现象存在和显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地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改革的灵魂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多地依靠学生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学生从课堂语用中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有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将学生核心素养融入语用教学中将是一个有趣且开阔的研究领域。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并付诸了实施。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1)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本课题所研究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就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构成。
(2)语用教学
本课题所研究的“语用”,是指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恰当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
语用教学,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揣摩、感悟、探讨、运用,学习并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中说话(包括口语与书面语、口头交际和笔头习作),从而达成交际目的的素养和技能。
(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训练的实践研究
以新华实验小学为样本,在坚持国家课程纲要的前提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用”的学习规律,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现状调查、实践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通过科学、系统、深入地研究,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训练的实践研究,既是一种行动研究、实践研究,也是校本研究。
(2) 从课堂教学入手,探索、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力图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和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为不同学段语用教学提出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为教学提供多元选择。
创新之处:
(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而新课标改革的灵魂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将学生核心素养融入语用教学中将是一个有趣且开阔的研究领域。
(2) 本研究并非一味移植“语用学”理论,不仅注重语用教学的“语境性”“实践性”特征,还与研究新课程理念及落实各学段相关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体现语用教学的“课程化”,并以是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为不同文本“语用”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使语用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并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
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 W.莫里斯(1901-1979)和R.卡纳普(1891-1970)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英国哲学家J. L.奥斯汀(1912 -}-1960)和J.塞尔勒(1932-)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语用学侧重于语言的实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是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如果要用一种语言学理论为语文教学作出指导,那么语用学是再合适不过的。
2.国内研究
(1)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为关键字检索,知网相关文章62篇。
昆山市周市镇春晖小学李润峰老师,在《科学大众》(2018,02,78)发表了《关注学生语言实践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文章,提出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侧重于对学生语言实践、语言积累、语言技能的培养。小学语文要学习些什么?无非是学习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运用属于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里面就包含了“听、说、读、写, 字、词、句、篇”的学习和训练,在小学语文中, 这八个字就成为了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做法包括凭借兴趣为指针、把握情感作双桨、借助实践以扬帆。学生只有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去寻找、去感悟, 才能使自身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该文章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有借鉴意义。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张亚老师和杨道宇老师,在《教育探索》(2016,10,21-24)发表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文章,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语文教学,是体现新时期语文课程价值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改革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创设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情境和实践,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展开教学、围绕思维发展与提升展开教学、围绕审美鉴赏与创造展开教学、围绕文化理解与传递展开教学和围绕教师自身素养教展开教学等。从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观点,对本课题有指导意义。
(2)以“小学语文语用教学”为关键字检索,知网相关文章9篇。
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赵华茂老师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上发表了《小学语文语用课堂“儿童化”教学》文章,指出当下的许多“语用”课堂,或者陷入僵硬的形式化,或者陷入狭隘的模式化,或者陷入零散的碎片化,不但语用训练得不到落实,还使得课堂枯燥呆板,影响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如何设计符合儿童学习心理、营造适合语言体验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赵老师提出了三点语用策略:创设语境,儿童在交际实践中“乐享”语用;创建情境,儿童在文本转化中“玩转”语用;搭建自由环境,儿童在体验转化中“盘活”语用。这些语用策略对我校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有借鉴意义。
此外,陆俭明的《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王元华的《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用教学》、刘仁增的《语用——开启语文教学的新门》都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引领作用。
四、研究目标
1. 调查和分析我校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
2. 通过研究,提高我校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 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4. 通过研究,形成有效评价的语用教学案例,探索适合我校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教学模式。
五、研究内容
1. 我校学生语用能力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1)识字写字教学中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2)阅读教学中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3)习作教学中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六、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新华实验小学学生
2.研究方法
(1) 调查法: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进行细致调查和分析,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2) 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完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愿景规划和理论框架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策略。
(3) 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我校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评价体系的构建开展研究,研究和行动交替结合,完成阶段性成果。
(4) 经验总结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研究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认真整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调查报告、愿景规划、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确定进行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语用教学的典型课例和实施策略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18.01~2018.2)
2018年1月:申请课题立项,制定课题方案。
2018年2月:展开理论学习,做好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实施研究阶段(2018.3~2018.10)
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
(1) 问卷调查。
(2) 进行调查结果的综合及分析。
(3) 撰写调查报告。
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3) 总结研究成果,整理研究资料。
3.结题鉴定阶段(2018.11~2018.12)
(1) 撰写结题报告。
(2)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
(3) 收集整理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4) 收集整理教学研究典型课例。
八、预期成果
本课题拟于2018年底进行课题鉴定,并提交:
1.课题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
2.课题研究论文,优秀论文集。
3.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九、成员简介与分工
组长:陈 蕊 教研组长 六(2)班语文
阅读教学中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曹亚凤 教导主任 四(2)班语文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组员:
王桂玲 班主任 一(1)班语文
识字写字教学中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戎荷芬 德育主任 五(1)班语文
习作教学中语用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李红 班主任 三(1)班语文
课题材料的整理、我校学生语用能力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