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形符”课题 组课堂观察表
观察视角:形符的价值与有效应用 | 观察者:姚建法 | ||
上课老师: 刘丽萍 | 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班级: 一4 | 时 间: 20190226 |
片段实录: 学生描出长方体积木的一个面 师板贴长方形纸:什么样子是长方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轻轻说给同桌听。 生1:黑板上的这个(指师贴的长方形)太胖了,要减掉一半才是长方形。 生2:左右的竖要短一些。 生3:把生1和生2说的合起来就好了。
| 思考或重建: 一定程度上,形符可以分为动作、图像、符号三个水平层次。低年级儿童感性思维明显强于理性水平,所以尤其要关注前两个水平层次的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积木的一个面,正是第一水平层次——动作,也即操作。学生在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了描四条直直的边、拐了四次弯(四个角),并得到了方向与位置不尽相同的多种长方形(长文体有6个面可供选择描画)。 2、由于缺失的实物投影交流学生描出的各种方向与位置的“长方形”图像形符,从而遗憾的缺失了排除方向、角度、大小的无关因素的机会,揭示概念的“符号”化形符也就失去了说服力。 重构: 师:请大家把长方体积木上的面描在纸上,可以同一个面多描几次,也可以描不同的面。(动作式形符) 并列投影多位学生所描作品:大家描下来的图形方向、位置、大小、线的粗细等各不相同,都是长方形吗?(图像式形符)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都是长方形。 板贴长方形纸(也可以板画)。(符号式形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