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第一单元《骨骼》的教学中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特点。这节课我重点指导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对照人体骨骼全图从上到下按顺序进行观察。然后通过观察骨骼模型,从头骨到时胸肋骨到脊椎…并用放大镜放大了观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热烈地讨论,交流,效果很好。学习兴趣浓。 在教学中还安排了一个人体骨骼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体各部分骨骼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在人体中的位置。引导学生用相应的骨骼拼图模型,让他们自由活动,学生操作起来方便、直观,学生掌握的效果也很好。最后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上进行图色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中由于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就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活动,教师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