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第三周:思维导图促学习
发布时间:2019-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桂玲

第三周:思维导图促学习

二下第六课《千人糕》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从而让孩子懂得,千人糕的制作需要很多很多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告诫学生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课文本身配有的插图就是一个按顺序制作千人糕的思维导图。

随着课文的推进,我的板书则使用了另外一种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个事物的名称写在中间,把它经过的劳动过程写在四周。两种不同的思维导图导图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复述出制作米糕需要经过的劳动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思维导图方式。

IMG_20190308_092441.jpg

最后,联系生活,体会其他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先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经过许多人的劳动。然后聚焦到一件普通衣服的由来需要经过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染色、设计、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劳动,让学生选择一种方式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第一次尝试,却也是精彩纷呈。

pt2019_03_12_16_36_59.jpg

    张七中老师一直强调思维导图对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一篇课文变成一幅图,让知识通过脉络的方式更加有条理,有层次感,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这次尝试,我发现二下的学生完全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有能力,有方法。如果能够在预习课文时让孩子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出思维导图,那将能够在正式上课前,帮助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体的了解,让他们上起课来更自信。同时思维导图也让预习可视化,我们可以从图看到孩子自学的能力和进度,以及要加强的方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