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很多学生的作文出现内容肤浅无意义,作文杂乱无章,口语比较多等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作文起始阶段没有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素材,学会谋篇布局,积累个性化的语言。本文结合三年级习作的教学案例,从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写作三部曲。
关键词:写作;素材;谋篇布局;个性化语言
写作文是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一种思想感情,传递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就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文章从此开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载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也是社会文明阶段性的标杆。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必须学会写作,传承人类文明。
但是,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怎么写好。针对此现象,笔者提出写作三部曲:1.合理选素材。2.谋篇布局。3.语言个性化。
一、合理选素材
学生拿到作文要求后往往不知道怎么办,教学时,我们要从破题入手,抓住作文要求中的关键词,理清其逻辑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要写什么?我要揭示什么道理?表明什么观点?表达什么感受?其次是搜集与命题有关的素材,分析素材、取舍素材,合理将这些素材分布在作文的哪些地方。例如下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校园一角》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摄影机一起去欣赏我们校园的风光。
生:欣赏美丽的校园风光。
师:我们的校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啊!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刚刚镜头中的景物是我们校园的哪一角呢?你最喜欢校园的哪一角呢?你最喜欢这一角中的哪一种景物?
生1:我喜欢儿童自然科学院,因为里面有好多的植物。
生2:我喜欢教学楼后面的小池塘,里面有可爱的金鱼
生3:我喜欢那个王羲之的雕像,因为他看得很仔细,眼神还看着一个地方,很仔细。
本篇作文的要求是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校园的景物很多,学生可选择的素材也很多,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和喜欢的理由,无形中让学生选好了素材。
二、谋篇布局
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流水账”,文章没有主线,记叙或描写没有详略,没有条理。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要有详有略、有条有理。下面是习作《校园一角》关于谋篇布局的教学实录:
师:在写我们的校园一角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所校园一角的美景,一起感受本文小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
生:认真阅读一位小作者的佳作《校园一角》
师:文中校园一角写了哪一些景物?
生1:大槐树
生2:雕像
生3:雪松
师:这三种景物在什么位置,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生1:正对
生2:东北角
生3:雕像两旁
师:你从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生:方位顺序
师:(总结)看来,写文章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条有理。(板书:有条有理)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三种景物,哪些景物写得详细?哪些景物写得简单?
生1:槐树写得详细,雕像和雪松写得简单
师:对,这就是我们写景作文要做到的第二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板书:有详有略)
师:平时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注意详略得当,抓住最喜欢、最美丽的地方详细介绍,其他地方可以简写或一笔带过。
景物描写的顺序不外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定点写景、移步换景四种,适合小学生初学写作时用得是空间顺序和移步换景。《校园一角》教学实录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的范文是采用空间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对景物进行观察,限制在某一固定的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描写。所以文章才能有条有理。在写景时,想写的景物有好几个,那么就要选择一两个景物祥写,其他景物略写,这样才会有详有略。
三、语言个性化
要写好作文,词汇和句子很重要。目前很多老师抱怨小学生的作文中口头语较多,殊不知口头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口语是口头叙述事情、表达思维的交流方式。书面语是用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交流方式。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一定要先练习口头语表达的准确性,然后再训练口头语转化成文字表述。
师: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谁来说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生1:这棵槐树的枝干多得不可计数。它直冲云霄,树冠就像一个四五米高的巨人,正在看守我们的校园。这句话好,把树干比作巨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2:槐树的叶子多得像千万颗绿宝石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屏障,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叶的多。
生3:我从地上拾起一朵槐花,发现它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米黄色蝴蝶,飞舞在“林间小路”上,走在幽静的“小公园”里,闻着清香的气息,我就感到心旷神怡。这句话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黄色蝴蝶。
师:我们在介绍景物时应该抓住景物的特点,并且适当地用上好词好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变得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写景作文要做到的第三点。
(板书:有声有色)
此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找出了几句优美的句子,并说说你觉得它优美的理由,学生不难说出其中的修辞手法。此时,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说说校园还有哪些景物,你可以用什么句子来描写它?学生可能会用口语来表述,紧接着教师跟进,你能否像此文章的小作者一样,把你的口语转化成文字表达,并注意将句子扩大,用上修辞使句子优美。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知道写作文要“有声有色”,还引导他们如何做到“有声有色”。
总之,理清作文要求并合理选择素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并产生真情实感,加以有条理用个性化语言叙述,就能把作文写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会得到持续的提高,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