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学习交流>>文章内容
第十周:督导四校优秀课堂教学谈
发布时间:2019-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建发

第十周:督导四校优秀课堂教学谈

    201942日至23日,连续四个星期二参加了新北区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活动,立足于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值得学习的亮点颇多,现撷取如下:

    一、圩塘小学:“和乐课堂”

    1.基于“学生立场”,关注言语转译,体现学科味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尊重并敏锐捕捉与应用学生原生态的朴素语言,适时转译成学科术语,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特别地,能将规范的学科言语返照校园生活或社会现象(如跳蚤书市、老虎钳与火钳、农耕馆等),进行专业化阐释,培育学科思维看世界的眼光。

    2.基于“交往互动”,关注目标定位,体现生长感

    一是教师与教材文本双向互动。通过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学校关注教材解读的系统化,并借力区市培育室和牵手行动以及校学科工作室,不同的年段体现不同目标追求,并建立课堂新常规(如听讲习惯、学具收放、言语表达)并有效落实与转化。

    二是情感与思维水平的纵向互动。教学推进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也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递进,提升学科素养,并让学习与情感互动,获得价值认同和交融,体现和乐课堂元素。

    三是学科与特色课程的横向互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适时融合、多元地嵌入“长江生态文明”主题课程元素与农文化特色课程元素,体现出的明亮学科特色与清晰年级共进。

    二、国英小学:“润泽课堂”

    1. 劣实各科教学常规,提炼“德泽”课堂观察量表

    一方面,学校注重教学常规的奠基定位,分别从倾听、表达、互动、合作等方面进行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序列递进。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泽课堂”课堂观察量表的引领地位,从“多维互动、尊重差异、拓展延伸”方面给教师以课堂实施与评价参考,清晰国家课程校本化路径,指向“多元共生”的价值追求。学校能通过组织日常调研加强过程管理与落实反馈。

    2.扎实各科教学改革,凝炼“德泽”课堂教学风格

    一是推行同伴协作,提升多维互动效能。通过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教师能设计丰富的学习情境或学科问题,赋能学生同桌互助或小组合作,关注合作学习路径设计,引导同桌互动、组组交流、师生对话,丰富同伴协作形式,关注知识的结构化,并放手由学生上台展示交流,促进了学生的表达水平,提升了学科思维能力。

    二是推动参与效度,提高尊重差异潜能。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能引领学生思维参与,并尊重学生差异,既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给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互助、集体分享的时空,又关注学生参与交流的思维状态。比如一年级科学课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体现了实验味,并且学生能用专业的术语“溶解”表达实验的过程与自己的发现,体现了思维水平的生长感。

    三、万绥小学:“和乐课堂”

    1.借力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丰富教学的活动聚力与思维生长

    一是师生都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媒体应用成为教学常态,能够调用丰富的视频与图片资源、以及班级优化大师等软件,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并培育人文情怀。

    二是教师关注核心问题设计独立思考、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学习活动丰富多样,学生呈现出较好的投入状态,重视学困生的课中辅助,扩大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参与广度。能建立学困生档案,关注日常跟进与调研指导。

    三是能够设计具有思维递进的活动任务群,不断驱动学生的专注投入,学生的思维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回归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方案,在活动中聚力于学科思维的成长感。

    2.借力民主赋能与学科术语,丰富教学的过程认知与专业表达

    一是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差异,教学过程融洽、开放、民主,学生勇于发言,体现出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快乐感。

    二是教师能有意识宣传正向能量,注重课堂常规,提升学科看社会的视眼与品质,关注在学科教学中走向学科育人,适时渗透立德树人。

    三是重视学科术语的专业应用,引领学生规范、完整地专业化表达,既给学生的思维以有向开放与具体方法指导,又突破学生原有认知、获得新的认知建构,生成获得感,提升学科素养,比如美术的夸张变形、科学的桥梁跨度、体育的核心技能等体现较强的学科味。

    四、薛家小学:善真

    1. 立足日常规范,实施日常教学转型,助力课堂深耕

    一方面从课堂观察来看,学生在倾听、参与、表达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常规素养。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聊课机制、专项调研活动(集体备课与随堂调研等)、学生课堂新常规制度、教师课堂教学新内功评价等,即有高位的理念引领,也有细致的校本化解读与具体落实,特别是活动之后能即时反馈,提升了活动时效性与指导意义。

    2.立足儿童立场,明晰儿童素养发展,助推价值追求

    教师深受新基础理念的熏染与践行积淀,具有明确的儿童立场,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实施校本化分解,能够基于年段目标,重视教材解读,围绕学生起点,在童真童趣童心的活动中课时目标较为清晰,关注课型特点,活动设计有向开放,环节有梯度,充分指向并促进目标达成。

    3.立足核心活动,扩展核心参与效度,助燃思维生长

    课堂教学过程中,核心活动推进有设计感、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比如能设计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参与,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同桌互动等方式,经历观察——猜测——求证——结论的学习过程,扩大参与面与参与深度;又如能设计操作活动或实验引领学生具身体验,增强认知强度,平衡认知负荷,体现出清晰的从“不会——会——熟练”的思维与能力的生长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