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经营”,合力育人
——浅谈如何“经营”家长群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213127 孙春凤
摘 要:一个班级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和支持。家长群是老师与家长沟通和发送通知最方便的途径。一个负能量的家长群不仅会让家长对老师失去信任,班级工作也会很难展开。所以家长群需要正能量,这就需要老师好好的“经营”自己的家长群。
关键词:QQ群;经营;班级管理
不可否认,现在有的家长非常会“看人”。年轻教师,在部分家长眼里就是年轻教师=缺乏经验+不够老练,这就导致了部分家长对年轻教师指手画脚,借助舆论起哄,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班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及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要抓住开学初的黄金时间缩短与家长的磨合期,实现家校统一“战线”。
亮出“底线”,柔和中不失态度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QQ群,作为一种便捷的即时通信载体,为人们搭建了信息互通的平台,加强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群环境不仅可以指引家长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更是通过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与家长实现统一教育阵营的一种途径。现在很多文章都倡导教师要尊重家长,真诚平等的对待家长,却很少有文章写出,遇到“刁难”的家长该如何应对。科学家认为,人是易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产生良好的影响。负能量反之。所以在QQ群这样一个透明化的形式状态下,我决定要亮出作为一个年轻教师的态度:关心学生,认真工作但也不卑不亢。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没几天,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我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接电话,你们学校怎么回事啊?怎么有接送证都不能出校门啊?”我稀里糊涂被他数落着。待我冷静后,我先问清是谁及事情经过,了解到我在班级上课,这个家长一直打我电话没打通。我的语气没有刚开始的温和,而是很严肃跟他强调了三点:第一,我在上课,上课的时候不能带手机,不能随意接听电话。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接孩子出校门是要有老师的出门证的,这是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如果随随便便一个人就可以把孩子接走,你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吗?第三,你是家长,我是老师,你打电话连个原因都不给我,直接冲我吼,这是你的一贯处事风格吗?你就是这样教育孩子或者给孩子做榜样的吗?他也许意识到了他的态度不好,跟我道了歉。
道歉后,我继续调整情绪,继而温和得说:“我知道当时你打我电话打不通很着急,但是你这样对待老师,真的让老师心里很心酸。一年级孩子小,我每天在班级里,一是监督孩子常规形成,二是怕孩子打闹出事,每天筋疲力尽,我无怨无悔,可你这样不问清原因,直接冲老师吼,这样实在是让我接受不了。再说,孩子需要离校,我会开出门证,我就在班级和办公室,我哪都没去,你要是找我绝对是找得到的,而我并没有等到你。”他又跟我说了声抱歉。
第二天,我想了想,班级里不止这两位家长很难沟通,我觉得是露出“底线”的时候了。所以,我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段文字。内容大概是: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为了班级常规形成,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我几乎“泡”在班级里,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我追求的不多,不求名利,只希望我能把我的班级我的学生带好。但是这两天有的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也不问原因,直接冲我吼,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我是一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再累都无怨无悔,但我不是保姆,你想呵斥就呵斥。自古尊师重道,而现在老师是什么?保姆?警察?医生?希望有些家长能够注意言辞,给你的孩子做个榜样。发出去之后,很多家长表示理解赞同,纷纷安慰。自此之后,没有遇到态度恶劣的家长。
“市场经济下的服务行业,如果做不到主动热情,微笑服务,无异于自绝生路。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已成为教师向学生和家长提供的一种服务,面对享受服务的上帝,教师主动一点,热情一点,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面对少数尊己卑人的家长,还是要用不矜不伐的姿态告诉对方,互相尊重是彼此沟通的前提。
寻找“路径”,言语中凝聚力量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媒介,是人们沟通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一句话既能给予温暖,也能予以寒凉;既能增进彼此的情感,也能瓦解彼此的信任。所以在班级群中,老师在群里的发言要经过仔细的斟酌。开学初,秋游,我们班报名的不多,并且多数家长不愿意同行。在《小学班主任专题研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一直很深刻:“事发时,宜冷不宜热,事发后,宜静不宜动。”因为学生不参加活动及家长不愿意同行,肯定是有原因的,看着别的班级的出游人数,我心里虽然着急,但并没有急于发动让家长参加。我先把班级报名的人数及名单发到群里,请家长们核对。这时,有一个家长回复:“去的人这么少啊?”我回答:“是的,别的班级基本上都去的,今年的工作有点难开展的。”然后发了一个无奈的表情。紧接着,生活老师芮老师在群里说:“孩子成长很快,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瞬间,请一天假损失不了什么。”没多久,群里很多家长开始助攻,鼓励不去参加的家长和孩子:珍惜孩子成长的瞬间,比起金钱,亲子关系的稳定更加的宝贵。我觉得时机到了,编辑了一段感性的文字,内容大概是:“各位家长,看到家长们在群里的留言,让我感触颇深。孩子的童年是短暂且珍贵的,何不趁着孩子们还依赖我们的时候,趁着孩子们还需要守护的时候,趁着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日,有这样一个集体活动的机会,陪着孩子,一起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这段信息发出去后,不参加活动学生家长陆陆续续的在群里为孩子报了名。
汇聚人心,摩擦中一起成长
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创造良好社会教育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纠正错误的教育方法。”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难以沟通的家长,如何转变这少数家长的教育观念,一个正能量的环境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记得有一个女生的家长,从开学跟我沟通,眼睛就会斜着看我。有一次,她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头发长,不会梳怎么办?”我说:“你不用担心,学校有生活老师,她会帮着扎的,等孩子会扎了,她就可以自己扎了。她在这住宿总归会慢慢由不会到会,都要一个过程。”她的眼睛开始斜着看我并跟我喋喋不休各种各样在学校会出现的问题。,我说:“你既然不放心,可以不选择住宿。”我知道这句话很难听,但对于对孩子难以做到放手的家长,偶尔的激将法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把她女儿的朗读作品、比赛视频和得的奖状发在群里,现在的她每次看到我都笑嘻嘻的,还会说谢谢你啊孙老师。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父母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家长却用错方式错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应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针对班级大部分家长对教育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会通过班级群发一些正能量的帖子,也会及时点赞一些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及做法。除此之外,我还带动一部分优秀家长及家委会在群里分享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加入正确的教育领域中。这种分享对很多在教育上处于迷茫阶段的家长犹如暗室逢灯。
正所谓“一花不成春,独木难成林”,家校联合汇聚教育正能量,拥有共同的教育情感,就会为班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协作信任,理解中完善自我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师以正,孰敢不正。”信任,是相信对方可以依赖的,正直的。家长对于老师的信任不是一开始就建立的,这需要教师具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容易赢得家长的信任。其次需要老师慢慢引导家长意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经营家长群的时候,当教师聚焦“唤醒”与“反思”的时候,即使是“刁难”的家长也会有所转变,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目标: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家校协作是达成教育最优化的有力支点。
我记得有一次,班级里有五个人没有完成作业。我在群里反馈之后,这几位学生家长有的很快回复表示配合老师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一位家长却置之不理。见此状况,我编辑了一条信息:“谢谢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一年级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如果一年级学习态度、习惯没养好,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一年级还看不出来,到了三年级就是个分水岭。所以我在学校,我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很严格。可是到了周末,只能靠家长帮忙督促。我在学校辛辛苦苦的训练一到周末就完全忘记了,这让我很头疼。家长们也别介意,也许是我太想让他们好了,也许有的家长并不在意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只是还是希望自己班的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退为进,避重就轻反映学生的情况,避免群里“负效”信息的出现,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没做作业的学生家长更容易接受反馈。没多久,没有回信息的家长在群里表示会多注意对孩子的教育。
从刚开始工作的难开展到现在家长的高度配合,我相信充满正能量的家长群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慢慢走向“步调一致”。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条件,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QQ群,通过双方充分的沟通协作,更好的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温馨融洽的群环境会给老师带来更多的动力,而正能量的家长群是靠“经营”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齐学红 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7)
[2]潘建.小学班主任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6)
[3]何树龙.“群”聚正能量[J].湖北,新班主任,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