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秋风作伴,“语”时俱进
————记2025学年新华实验小学第二次语文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丹萍

金秋送爽,研思正酣。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水平与教学质量,语文组教师以新课标理念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9月16日下午,我们语文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我们邀请了教研室鲍书洁主任莅临指导,戴曼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戴老师本课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师情感投入,比以往的课更充满了激情。

2. 丰富语言积累,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这是一种积累方式;品读好词佳句也是一种累形式。如“红红的枫叶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等这句子,学生细细地品读着,仿佛感觉真的很凉爽。

3. 在这节课中,戴老师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而适时地点拨与指导,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4.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在教师无形引导下,学生观赏、读、悟、感知中落到了实处。

课后,鲍主任对戴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年级特点,字词教学时间过多,重心低。

2.核心要素是教授给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要抓住“钥匙、五彩缤纷、频频点头”三个重点词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

3.整体感知完课文后,要分析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

4.要注意板书的美观,字体太小,板书重点不突出。

金秋的风里藏着收获的序章,本次的教研探讨也为教学之路播下新的思考。愿新华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所有老师带着今日的启发与共识,在接下来的课堂里深耕细研,共赴教育的下一场丰盈之约。


                                          撰稿:顾丹萍

摄影:顾丹萍

审核:戎荷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